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的节能减碳空间巨大,数据显示,我国农业农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,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%左右。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、太阳能、风能、地热能等清洁能源,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等零碳技术,综合运用智慧能源物联网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,建设“零碳”智慧乡村,因地制宜推动农村绿色发展,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气体减排压力。
越来越多的乡村,开始创建“零碳村”、“零碳镇”项目。2021年起,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以“零碳村庄”和“数字村庄”为驱动,推进“零碳数字蒋巷乡村振兴项目”建设,建设内容包含综合能源项目、数字化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三个部分。其中综合能源项目通过屋顶光伏、景观光伏、风力发电等设施,配合空气热源泵、智慧照明等绿能设施,利用综合能源管控平台一屏统揽,实现清洁能源的多元应用。随着综合能源项目的全面投用,蒋巷村光伏理论发电量可达10500万千瓦时,年均减少碳排放2825吨,将有效优化用能结构及用能成本,改善生态环境,为乡村振兴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之路。
2023年8月,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成功进行了首次“绿电绿证”交易,购买来自宁夏、黑龙江、安徽等地的光伏和风力电621.2万千瓦时,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869吨,实现了全域“绿电”供应,标志着余村向建设“零碳乡村”迈出重要一步。近年来,余村积极贯彻“两山+双碳”理念,聚焦绿色低碳发展,创建全国首个全要素“零碳乡村”。从绿色用能到零碳生活,绿色发展已成为余村发展的“金钥匙”。
资料图片: 电力工作人员给余村的一家民宿颁发绿证
四川省成都锦江区的三圣花乡激活“近零碳”思维,科技助力,加大智慧景区建设。公厕屏幕上有实时显示温度、湿度、空气质量、如厕人数、蹲位使用情况,方便公厕保洁员及时进入厕所巡视并全面打扫卫生,保持公厕干净整洁。同时,公厕还安装了扫描取纸设备,一年可节约用纸70%以上。为了进一步降碳减排,三圣花乡积极推广温室大棚节能新技术的应用,将原来的温室塑料大棚进行提档升级,改造成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,内设有遮阳保温系统、轨道开窗系统、湿帘降温系统、空气环流系统,不仅降低了园区运行成本,也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,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助推生态环保理念。
接下来,我国将继续打造“智慧的绿色”,创建碳汇减排创新技术体系与技术标准,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,充分利用自然资源,建立“能源+农业”示范基地和“近零碳”示范区,探索农业和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。
审核专家:郑超超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